钢筋锈蚀测量仪的检测原理及方法
检测原理
关于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态的无损检测,目前,国内外只能进行定性测量,常用的方法是半电池电位法。钢筋在混凝土中锈蚀是一种电化学过程。此时,在钢筋表面形成阳极区和阴极区。在这些具有不同电位的区域之间,混凝土的内部将产生电流。钢筋和混凝土的电学活性可以看作是半个弱电池组,钢的作用是一个电极,而混凝土是电解质,这就是半电池电位检测法的名称来由。
钢筋锈蚀机理
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发生锈蚀主要是电化学反应的结果。混凝土浇注后,水泥的水化反应产生强碱环境,钢筋会在该环境中发生氧化反应(又称钝化反应),从而在钢筋的外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层,就是常说的钝化膜。完整的钝化膜能够将钢筋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,阻止钢筋的锈蚀。
当混凝土受外力破坏或化学侵蚀造成钝化膜局部消失时,失去保护的钢筋在具有氧气和水的环境中就会逐渐发生锈蚀。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因素:
1、氯化物
氯化物渗透到钢筋表面后,C1-的局部酸化作用使钢筋表面PH值下降,导致钝化膜的破坏。
2、酸性环境
混凝土处于酸性环境中时,离子渗透作用会逐渐改变钢筋周围的PH环境,当PH值低于10的时候,钝化膜被加速破坏,锈蚀发生。
3、碳化
混凝土碳化反映是环境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向混凝土内部扩散,当混凝土中含有水分时,产生酸性环境,造成锈蚀发生的可能。
4、应力
一般混凝土构件都是用来承受压力、拉力、剪切力等力的作用。当应力作用使钢筋表面发生裂纹,就会导致钝化膜的破坏,而且钢筋周围没有从新产生钝化膜的强碱环境时,钢筋失去保护,会加速钢筋的锈蚀。